你好,欢迎来到 河南中荷云星饲料有限公司!
联系电话:0373-4815726

技术服务

技术服务

所在位置:首 页 | 技术服务 | 技术服务
洪涝过后动物疫病防控的7个问答
发布日期:2016-08-06    浏览次数:1151次     字体大小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1.洪涝灾害后容易造成哪些动物疫病的流行?

答:洪涝灾害中,大量动物因灾死亡,随着气候转暖,动物尸体腐烂,容易造成口蹄疫、高致病性禽流感、高致病性猪蓝耳病、猪链球菌病、钩端螺旋体、炭疽等多种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。

2.灾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动物疫病的流行?

答:一是饲养环境大不如以前。强降雨过后,容易产生洪涝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,畜禽舍大量毁损,致使防疫设施不健全。二是病原易大量扩散。大量畜禽因灾死亡,病原微生物在尸体上滋生,同时,土壤中的大量病原微生物被暴露,易污染水源等环境。三是畜禽免疫力下降。洪灾过后,大部分畜禽抵抗能力下降,容易受到疫病的侵袭,需要按要求和免疫程序加强免疫。一些在正常年份不易发生的疫病,如炭疽病、猪链球菌病等也有可能发生。

3.如何做好灾后防病工作?

答:根据动物疫病发生的特点,当前应重点做好的工作:一是及时无害化处理死亡的畜禽;二是对饲养场内外环境和屠宰场、交易市场和畜禽尸体处理等场所消毒;三是加强免疫接种;四是加强饲养管理,确保畜禽饲料和饮水安全,确保养殖环境卫生。

4.受灾地区为什么要及时处理病死畜禽?

答:受灾过程中,不少畜禽被洪水淹死,或被倒塌的房屋砸死。由于死亡畜禽体内带有大量微生物,如不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,任其腐烂发臭,病菌会到处扩散,不仅污染环境,还容易引起人畜疫病流行。

5.如何及时处理病死畜禽?

答:最简单有效的处理方法是深埋,深埋应选择高岗地带,坑深在2米以上,尸体入坑后,撒上石灰或消毒药水,覆盖厚土。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焚烧处理,或直接投入无害化处理池。

7.为什么要进行卫生大消毒?

答:主要是保证灾情之后无大疫,加强消毒,消灭自然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。洪涝灾区近期连续大雨,死亡畜禽和各种污物随水流动,水源等环境易受到污染。同时,土壤中的病菌被雨水冲出来,也会引发疾病。为消灭环境中病原体,切断传播途径,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,保障人畜健康,必须进行兽医卫生大消毒。灾区的农业(畜牧兽医)部门要指导受灾养殖场(户)的消毒工作;指导规模养殖场、养殖小区加强防疫管理;落实卫生消毒、病死畜禽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等防疫措施,防止发生疫情。

8.灾区动物尸体深埋处理技术要点有哪些?
答:(1)设施设备。根据死亡动物处理数量大小,准备好作业工具,如卡车(可考虑底层接触面铺垫塑料薄膜)、拖拉机、挖掘机、推土机、装卸工具、动物尸体装运袋(最好密封)等。运输车辆应防止体液渗漏,接触面应易于反复清洗消毒。(2)动物尸体运输。动物尸体最好装入密封袋,运输车辆密闭防渗,车辆和相关运输设施离开时应进行消毒。动物尸体不得与食品、活动物同车运送。(3)掩埋点选择。有足够封土掩盖,土壤渗透性不高(如土壤渗透性较高,掩埋点坑底至少高于地下水位1米),与江河、湖泊、池塘、井水等水体有一定距离(100米~150米),易于动物尸体运抵,避开公共视野(距离居民区至少100米),避开洪水经常冲刷之地和岩石层。特定情况下,饲养场死亡动物可考虑就地掩埋。零散小动物(如鸡等)可掩埋在树根下等地方。(4)掩埋坑体的挖掘。坑体体积一般为动物尸体体积的2倍到4倍。坑体宽度一般不小于1.2米,深度一般为2米,长度要能够容纳所有死亡动物。坑底应相对平坦。如果需要多个掩埋坑,坑间距不小于1米。坑体体积可按动物尸体估计重量计算:动物尸体体积(立方米)=动物尸体估计重量(千克)/1000。(5)掩埋方法。如对于大、中动物,或家禽、子猪等小动物尸体数量不大时,将尸体置于坑中后,加土覆盖,覆盖土层厚度不得低于0.7米。小动物尸体数量较大时,可分层掩埋,每层尸体厚度一般不超过0.3米,中间覆土至少0.3米,依次分层掩埋,最后覆盖土层厚度不得低于0.7米。掩埋过程中,掩土不得压实,以免影响自然腐化。条件许可时,坑底和动物尸体上应铺撒生石灰。尸体掩埋后,应防止野生动物刨挖。(6)参与人员卫生安全事项。注重安全防护,作业时,穿戴防护服、橡胶手套、面罩(口罩)、护目镜和胶靴。注意清洗消毒,接受健康监测,出现不良症状时应尽快到卫生部门检查。


如果你认为本网转载的内容涉及侵权,请作品的作者尽快与我们联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