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好,欢迎来到 河南中荷云星饲料有限公司!
联系电话:0373-4815726

新闻中心

行业资讯

所在位置:首 页 | 新闻中心 | 行业资讯
农村“禁养令”新变化,2大原则农民朋友要注意,否则还是要拆除
发布日期:2018-07-23    浏览次数:1592次     字体大小:【大】【中】【小】

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,“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”的思想理念也正提高着人们对环境的保护意识。而且国家也做出了相关的政策,比如迁移或关闭高污染的生产企业,大力封山造林,目的就是为了还大家一个青山和绿水。在人人参与环保环境这个大责任的时候,农村的“禁养令”引起大家关注。因为有关专家表示:养殖容易给周围的水环境造成污染。

的确,曾经的农村,甚至是现在还有大量的农村是没有专门的垃圾堆放点的。各家各户都是把自家的垃圾塑料等堆积到村口,河边等。长年累月的垃圾甚至填平了一个个深坑,垃圾的周围水污染了,开始长满了各种杂草。一到夏天垃圾堆苍蝇满天飞,难闻的气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。对此,国家也开始了积极的整顿,给各个村庄安置垃圾堆放点,安排人定期进行垃圾清运。并且还对农村的旱厕进行改造工程,目的就是为了改善农村的居住环境。

而在农村的环境改善工程中,农村的畜牧养殖却成为了其中的一个替罪羊,被定性为污染源。所以一些地方被下令设置了禁养区,甚至很多农村养殖户原来的猪圈等圈舍都面临着拆除的地步。为什么会这样严格?据相关专家的解释就是因为在养殖牲畜的过程中,牲畜每天产生的粪便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,是造成农村水污染的主要源头,甚至也直接对土地的土壤酸碱度平衡造成了破坏,所以才会出现粪便堆积的地方寸草不生和农村臭水沟的出现。

对于此类问题,近日,国家就明确提出,在开展“禁养”政策的过程中,必须要遵循:“不该禁养的不能禁,防止盲目扩大禁养范围;该禁的要坚决禁,但要给予合理补偿。”这两大原则,在禁养区的建立中,需要科学的进行划定,同时不能盲目的扩大禁养范围,为实事求是的开展禁养工作,保障农民朋友的基本权益;而对必须要拆除的养殖场,也需要给予合理的补贴,保障其基本合法权益,同时还将会引导农村养殖户积极转型,改变原有的养殖模式,朝着绿色环保方向发展!而随着这些政策的不断开展,未来这两类养殖场将会被拆除!

禁养农民面临的三大压力

1.生活压力,为什么说禁止养殖,生活就会有压力,因为大多数农民都是靠着养殖过日子,不仅仅能靠养殖赚钱,而且卖不出去也可以自己吃,但是如果突然一禁止,那么农民的生活问题也会很难处理,因为就相当于失业,根本无从缓冲,那么自然而然生活压力就会大。

2.心理压力,对于禁止养殖,很多专家举着双手赞同,但农民其实心里面也很苦恼,对于自己养了一辈子的养殖,说禁止就禁止也很难以接受,难免心理上不平衡,很多农民都在想,那么城市上面那么多养殖的不禁,偏偏要禁止农村,所以很多农民心里是过不去的,心理压力就会很大。

3.经济压力,有的农村家庭,没办法出去工作,一是没有技能,二是没认识的人在外面,所以只能在农村靠着养殖,来维持家庭的经济水平,但是如果禁止养殖,自己家庭经济就会出现困难,对于这些农民来讲,那完全是噩耗。所以很多农民的经济压力也会拉大。

1、农村污染环境的养殖户:随着农村各项产业的发展,农村也增大了许多的养殖场,这些养殖场有一些是获得政府的审批,而有一些则是属于农民朋友擅自修建的,在国家“禁养令”之下,已经获得审批但是导致环境污染的养殖场将会要求进行整治整改,对不予整改或者不能整改的予以拆除处理,未获得相关单位审批的养殖场,一律将会拆除整治!

2、禁养区内的养殖户:目前各地农村纷纷将水源保护区、风景名胜区等需要加强环境保护的区域设置成为了禁养区,而在这些区域之内的养殖场都将会进行拆除、搬迁整治!